菁寮社區

 菁寮社區的歷史:
後壁鄉位於台南縣最 北 端,也是嘉南平原的中心點,為八掌溪與急水溪沖積而成的狹長平原之間,總面積約為71.2189平方公里。東迄白河鎮,西與鹽水鎮相接,南隔急水溪毗連新 營市與東山鄉,北面則以八掌溪與嘉義縣水上鄉、鹿草鄉、義竹鄉相望。由於具有豐富的水資源,加上嘉南大圳溝渠交錯,遍植水稻,是嘉南平原的大穀倉,其種稻 面積達三千五百多公頃居於全冠。
 
清代地圖
清代地圖
後壁發展史歷程
(一)明鄭時期
臺南縣的開發歷史最早於明鄭時期。後壁地區的開發甚早,而茄苳村舊名本協,即是明鄭時期的營盤為北路屯墾地區之一;此外,上茄苳與下茄苳等地名亦於明鄭時期即已出現,在鄭氏之台灣地圖一文有云:「自麻豆社東
行九十里,至諸羅山(其旁有啞里山、倒洛國、茄拔仔、大排竹)水西出蚊港(其旁有三疊溪、牛稠溪、八掌溪、上茄苳、下茄苳、龜佛山、土獅仔、南世竹、茄藤林)」。
(二)清朝時期
後壁地區真正具規模是在?清之後,根據輿地纂要的記載,漢人的拓墾大抵是自倒風內海溯八掌溪或急水溪而上,由於溪流可直接上溯至下茄苳,因此下茄苳在清領初期即已成庄也自然成為早期後壁地區最重要的發展據點之ㄧ。

康熙末年,下茄苳庄內已有下茄苳街,更為附近官民納租繳糧之處,當時的下茄苳街應是附近區域的主要街肆,並為山、農產市集。而下茄苳庄內的泰安宮進一步成 為附近三十六庄的信仰中心,轄域包括今日之後壁、白河、新營一帶。當時的下茄苳是後壁及白河地區的地區中心繁盛一時,但之後白河的店仔口街興起,下茄苳街 自此逐漸式微。

台灣(1684)在納入清朝版圖,設台灣府,下有諸羅、鳳山、台灣三縣,明鄭時期後壁鄉便以下茄苳、上茄苳等名稱之,後則統稱為下茄苳庄。雍正年間設廳, 改屬鹽水港,管轄下茄苳南堡、下茄苳北堡及自鬚公潭之白沙墩庄,後因行政區再度調整,始改隸嘉義廳,包含下茄苳南堡、本協庄、烏樹林庄、安溪寮庄、下茄苳 北堡、菁寮庄、崩埤庄、長短樹庄、竹圍後庄、新港東庄、上茄苳庄、土溝庄及白鬚公潭堡、白河墩庄等,至民國九年九月一日廢廳,設州、郡、庄,將原嘉義廳合 稱為「後壁庄」。
古圖
古圖
 
菁寮歷史發展歷程
(一)清朝時期
清朝之前後壁並無菁寮聚落之名,直至清朝才有此名。據後壁鄉誌記載,清朝時期菁寮庄人民大多種植一種閩音為「青仔」的染料作物,由於產區鄰近八掌溪畔,產 量豐富,染織業因而蓬勃發展,人民生活獲得極大的改善,進而促使菁樹普遍種植,當地居民紛紛蓋起茅寮從事大規模的染料生產,「菁寮」因此而得名。
(二)日治時期
從清末進入日治初期,後壁地區的發展重心轉到菁寮,菁寮更出現後壁最早的金融業務-「菁寮信用組合」(1919年)。同時,後壁寮附近開始因為交通建設而 逐漸發展起來,新的縱貫道路與縱貫鐵路都通過後壁寮(侯伯村),設有火車站(1902年)。鐵路開通前菁寮是當時僅次於鹽水的南部地區大城鎮之ㄧ,當時菁 寮庄的規模與鹽水港相近,面積比新營庄大,可想而知菁寮當時的發展榮景。

大正元年(1911),關仔嶺軌道株式會社更鋪設後壁寮至關仔嶺的輕便車軌道,以利旅客之往來及貨物之搬運,於是後壁寮附近的「後壁車頭」成了新的交通中 心。不過此時期的「後壁車頭」尚處於起步階段,居民寥寥無幾,地區中心仍在菁寮,至於早期的聚落中心-下茄苳則早已沒落。在大正13年(1924年), 「後菁寮」仕紳黃冬兄弟招募墾民從事農耕,開墾荒地,「後壁車頭」逐漸聚集成庄,也帶動了車站附近地區的初步發展。另外在日治時期當地的學校只有菁寮公學 校(創立於1910年,今菁寮國小),鄰近居民皆需前往菁寮就學。

大正九年(1920年),日人第八次改革地方官制,原本稱為下茄苳堡(北堡、南堡)的本區即改稱為台南州新營郡後壁庄,「後壁」一名稱開始取代了「下茄 苳」,成了本區的行政區域總名。同年殖民政府實施行政區域重劃,菁寮庄又被劃分為一至七堡,菁寮東村(今墨林村)為菁寮第一保、菁寮西村子(今菁寮村)為 菁寮第二保、後?村為菁寮第三保、崁頂村為菁寮第四保、前菁寮(金菁豐村)為菁寮第五保、白沙屯日治時期庄路以東(今新嘉村東半)為菁寮第六保、庄路以西 (今新嘉村西半)為菁寮第七保。

昭和五年(1930)陸續完成烏山頭水庫以及嘉南大圳的興建,解決了耕地缺水問題,農產量的提升亦使農民生活大為改善,當時菁寮村受惠於水利建設,村內務 農人口激增,使得生活用品需求量增加,許多販售五金、日常生活用品等雜貨店陸續設立於交通要道上。菁寮村內二條主要交通道路,一為座南北向,北通嘉義鹿草 鄉且具商業交易性質的北勢街仔,另一條為東西向,東連白河鎮的南82線鄉道,二道路為當時村內商圈物流交易的重要交通,頻繁的農產交易、定期的市集買賣, 不但活絡了聚落相關的產業興盛,鄰近城鎮都到此採購嫁娶用品,當時的菁寮的市街與聚落已發展相當完整。
(三)民國時期
光復初期,菁寮的商業氣氛及人潮都還比後壁村熱絡,是鄰近區域的市集中心,民國41年(1952)菁寮還出現可容納四百人的戲院-菁寮戲院,是當時後壁地 區唯一的一間戲院,不過因公家機關和車站都在後壁,生活重心逐漸轉移到後壁村,菁寮聚落則逐漸沒落。台灣經濟開始發展時期,農村人口被大量吸納投入都會區 的工業生產,農村青壯人口大量外移,加上城鄉資源長期分配不均,使農村的人口流失與發展遲滯萎縮,後壁村已無法像過去的農村中心一般聚集人口。
地圖
  菁寮聚落地理位置
菁寮位於台南縣後壁鄉,後壁鄉位於台南縣最北端,嘉南平原中北方,八掌溪南方二公里處,為八掌溪與急水溪沖積而成之狹長平原,地勢東北部較高,向西傾瀉, 全境大多屬嘉南平原,北和西隔著八掌溪與嘉義縣水上鄉、鹿草鄉為界,東接白河鎮,東南鄰東山鄉,南與新營市毗連。面積為七一、二一八九平方公里。後壁鄉於 民國初年才併入台南縣的轄區內,在此之前為嘉義縣的一部份。 日據時代將「菁寮庄」分成七堡,光復後重新劃名,七堡抽籤,抽中者使用原名,其餘自行命名,菁寮村即為幸運者,而墨林村則由當時阮謙先生,就當地人才出 眾,取名墨林村(墨客林立之意)。而後?村緊鄰八掌溪河畔,昔日私人製糖之草寮林立,又位處「菁寮」聚落之後,因而得名。

所以我們有這些歷史就可以在繼續寫文章了。(多虧有這些歷史我們才可以繼續寫文章。)
這些歷史讓我們重新活過來。